守森

#002# 《枝白路十七号地下室的梦想家》



装帧比较简单,的确充满文艺气息,一如文名。


这本书一直没找连续的时间看,而是想起来就翻,断断续续地看。个人觉得枝白路更适合这样读。这篇于我而言比较特殊,无法只单纯地当作DM来读。


第一次读到方靖悟到周策是拿自己的生活当作表演的舞台,演了一个身陷囹圄、毫无演技的花瓶演员时,心中真的生出悚然之感。不过今天要REPO的不是正文,因为正文还没读完,等到哪天有缘读完了再来写写感受,这篇的主题其实是它的番外《冰窖口胡同向西走》。


为什么正文还没看完就先看了番外,这事其实很巧合。前段时间出门,要坐很长时间地铁,以防无聊就随手拿了这本带上,没想到带成了下册,路上索性就翻开俞二为这篇文写的番外读了起来。


我看到了另一个周策,那个与现在截然不同的,性格怪癖、有点傲气、不通人情的大学生,周策的某些举动甚至让我想起了魏晋时期峨冠博带、风姿款款的某位名士,一样对世俗不屑一顾,青眼聊因同者横,大抵就是如此。


俞二的文笔绝佳,好到不知该如何形容,流畅自然,毫无做作之嫌。因为文艺题材的关系,如果没有一定体悟阅历或者文字用力过度,看起来就是矫情病患者和豆瓣文青,而看俞二写出来的东西,完全没有这种感觉。

“邓观不知道从哪里淘来一小罐红色油漆,正在靠床的那面墙正中拿着刷子刷一行红彤彤的大字——向一切理想主义的文艺疯子们致敬!字是极标准的标语老宋体,后面跟着的那个惊叹号格外地粗大,大到了形状都有了些猥琐的意思。”

因为以我的笔力很难描述俞二字里行间蔓延的感觉与情怀,那上一段个人觉得比较有代表性的段落,其实还有很多。没推测错的话,时间上应该是九十年代。透过俞二的文字,仿佛就看到了那个年代,冰窖口胡同里刚染了发的鼓手、偷偷同居的大学生、怀抱着无数美好期待的北漂青年……还有,那个想导戏的疯子,那个不通人情的大学生。


看作者对周策对邓观的感情,他二人之间的互动的描写,可以说是我看DM的六年里只此一次的体验。那时在地铁上,看到图四那段,差点落泪。并不是因为现在常说的虐心之流,而是因为实在太美了。


在充满了猪蹄、腌渍物油腻的味道的冰窖口胡同里,在满是无助流浪却对未来满怀期待的文艺者所住的冰窖口胡同里,在破破烂烂的租屋里,有那么一个不修边幅的人,懂你识你,路再窄也有人同行。即使这同行者并不知另一个同行者心中对他的深切感情,那又怎么样呢?这样小心翼翼却又无处不在的情感,无知而又纯粹的时光,还不够浪漫吗?还有人能想到比这更浪漫的事吗?




回头继续写。这会儿困得不行,得睡了。





BGM-看风景的人


P.S.推荐一下最喜欢的后摇乐队,文雀。曲风和这篇文非常合拍。

评论
热度(2)
©守森 | Powered by LOFTER